继续聊一聊,丁俊晖在接受英国《地铁报》的采访时,就“我们需要拯救斯诺克,让我们尝试不一样的事情”一文中的相关观点,谈谈个人的看法。
丁俊晖谈到了目前斯诺克体制中的两个问题,一是赛制,二是奖金排名。丁俊晖希望,回到以往传统的分层资格赛赛制,也就是像目前世锦赛、英锦赛那样,同时回到以往的积分排名制度;两者回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年轻球员的发展。本文主谈第二个问题,也就是关于奖金排名的问题。
丁俊晖认为,在旧体制下,通过层层资格赛和积分排名,一步步爬上来的球员,相较于现行体制下迅速爬升的球员,具有更好的稳定性,更好的球员质量。
(资料图)
丁俊晖说:“在奖金排名下,年轻球员所取得的任何成功都得到了太多的奖励。对于那些赢得一个冠军的年轻球员来说,这不是好事,比如他们拿到了英国锦标赛冠军,他们的世界排名进入前16名,但他们的水平并没有达到。他们只是在一周内打得不错。然而之后又有什么意义呢?这对他们损害很大,损害信心,损害一切(It damages them a lot, damages confidence, damages everything.)。他们的排名爬得太快,以至于他们觉得自己到了这个水平,但他们只是打了三四天的好球。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进步得那么快,然而没有人告诉他们,他们自己也会困惑,为什么后面的比赛会输?为什么练得好好的,比赛时却打得很差?”
丁主任个中的观点不无道理,但丁主任把它归咎于奖金排名,就值得商榷了。而且,像赵心童那样,拿到英锦赛冠军后,排名迅速提升,丁主任认为,这对赵心童这样的年轻球员损害很大,这样的观点是否有事实依据,也是可以质疑的。
这里先简单说说两种排名系统。2013/14赛季以前,一直是积分排名。2012/13赛季,赫恩开始拟定奖金排名计划。而促成奖金排名的最终实施,多多少少和奥沙利文有关系。2012年,火箭夺得世锦赛冠军,但此后火老师跟赫恩闹情绪,退出了2012/13赛季的几乎所有赛事,导致在积分排名下,世界冠军的世界排名一路下跌。然后火箭出战该赛季唯一一项赛事,2013年世界锦标赛,而且还卫冕了。然而,在积分排名下,卫冕的火老师的世界排名也仅在第19位,这对于世界斯诺克而言,确实有点尴尬。而且由于上一个赛季的巨大亏空,2013/14赛季,火老师排名还一路下跌,一度跌到第31位。2014年世锦赛,火老师又杀入决赛,输给塞大师。然后奖金排名实施了,火老师排名迅速跃至第4。
这一现象,说明了一点。在积分排名下,少打赛事,对排名的影响是很大的。而在奖金排名下,尤其对于高水平球员,可以选择性参赛,只要在参加的比赛中,获得好成绩,获得一两个大赛冠军,就足以保住排名。有意思的是,丁俊晖绝对不是劳模型球员,而是目前选择性参赛现象比较突出的球员。2011年赫恩上台后,推出PTC系列赛事,而PTC赛事奖金很低,但积分其实却不低。丁俊晖当时刚开始放弃了很多PTC站赛,对PTC赛事也是颇有些怨言。
奖金排名最大的特点,就是奖励战绩出彩的球员。在积分排名下,如,一个奖金中下游的普通排名赛,冠军积分5000,亚军4000,32强1400,世界锦标赛的积分是上述排名赛的2倍。此体系下,冠军积分是亚军的1.25倍,是32强的3.6倍。而在奖金排名下,如英格兰公开赛,冠军80000英镑、亚军35000英镑,32强4500英镑,冠军是亚军的2.3倍,是32强的18倍。这意味着,在积分排名下,下游球员爬升的速度是比较慢的,而在奖金排名下,一旦你在某站比赛有出众的成绩,特别是拿到冠军,排名将会快速提升。
无论积分排名还是奖金排名,对于稳定好输出的高水平球员或者稳定差输出的低水平球员,是没有本质区别的。但在奖金排名下,对于那些稳定输出平庸成绩的球员是不友好的,而对那些输出不稳定、但能爆发的球员是有利的。那么,哪些属于最后一类球员?这类球员可能在各个年龄层都有,比如丁俊晖,貌似现在也可以归于这类球员。当丁俊晖排名不断下跌,跌出前16的时候,一个英锦赛冠军,保了丁俊晖两个赛季的前16;当丁俊晖经常缺席比赛、成绩极其平庸、排名稳定下降的时候,一个英锦赛亚军,又把丁俊晖的排名拉升到前16边缘。所以稍有疑问的是,这奖金排名貌似丁主任是得益的,起码没坏处吧,然而丁主任现在要为了年轻球员的发展,要“大公无私“地回到积分排名?
刚才提了,这类球员各个年龄层都有,但在哪个年龄层更突出呢?我想还是年轻球员吧,如2017年夺冠的卢卡、赵心童、范争一等。然后,丁主任认为,他们夺冠了,排名迅速提升甚至进入前16,这对他们的信心、水平的提升等有各方面的损害,个人有点不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。年轻球员飘一阵很正常,后面输出不稳定也正常,但夺冠和排名的提升对他们的激励作用,也是存在的,起码没有明显的坏处吧;而且即使有负面影响,是因为夺冠,而不是因为排名的提升。再者,这些球员的爆发性表现,对于其他年轻球员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。所以说,奖金排名是阻碍年轻球员的发展、还是促进年轻球员的发展,各位还是自己判断吧。
实施奖金排名,个人理解改革的初衷,就是想打破慢条斯理的排名系统,让更多有冲劲的球员(包括年轻球员)冲上来,让他们体验一把赢者通吃的甜头。赢得一个排名赛冠军,就有资格参加更多的有门槛限制的比赛。
当然,这里并不是说,奖金排名一定比积分排名好,个人只是觉得,奖金排名也不赖。至于说缺点,比如世界锦标赛在奖金排名里的权重太大,一个世锦赛冠军奖金是英格兰公开赛的6.25倍,差距悬殊。但其实仔细想想,球员拿到世锦赛冠军,排名迅速升到世界前三、甚至第一,也无可厚非。而且从实际利益上而言,在新旧排名体系里,世锦赛冠军该得的利益基本上是一样;无论其排名是排第一还是前16,甚至不是前16,几乎所有的邀请赛都会对新科世锦赛冠军开放的,所有没门槛的开放排名赛,世锦赛冠军都是赛会2号种子(卫冕冠军1号种子)。
最后,丁主任谈到,“(目前)在世界排名前16位的球员中,只有三位年龄在30岁以下,看来现在的体系,确实没有产生足够的顶尖年轻球员”。感觉丁主任,又把因果关系搞错了。现在优秀年轻球员少、青黄不接,绝对不是奖金排名等现行体系所该背锅的。
不知不觉又罗嗦了一大堆。另外,关于丁主任提到的赛制问题,后面有机会聊吧。
最后,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,万事如意。
【相关参阅】